2020级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
(小学教育专业领域)
一、培养目标
培养高素质的小学专任教师。具体要求为:
1.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。热爱教育事业,教书育人,为人师表,积极进取,勇于创新。
2.掌握现代教育理论,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,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。
3.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,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。
4.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、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。
5.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。
二、招生对象
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人员。
三、学制与学习年限
学制2年,包括完成学位论文答辩。
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规定的学分和各培养环节,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条件。 延长学习时间者,须提出申请,经学院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学院审批。包括休学时间,原则上最长在校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;提前完成培养计划者,经规定的审批程序可提前毕业并获得学位,但获得正式学籍后的在校时间不能少于2年。
四、课程设置
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、专业必修课、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。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,其中学位基础课12学分、专业必修课12学分、专业选修课6学分、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。
课程类别 |
课程名称 |
学分 |
学时 |
开课学期 |
开课单位 |
备 注 |
1 |
2 |
3 |
4 |
学位基础课(12学分) |
政治理论(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) |
2 |
36 |
|
√ |
|
|
马克思主义学院 |
必 修 |
外语 |
2 |
36 |
√ |
|
|
|
外国语学院 |
教育原理 |
2 |
36 |
√ |
|
|
|
教育学院 |
课程与教学论 |
2 |
36 |
√ |
|
|
|
教育学院 |
教育研究方法 |
2 |
36 |
|
√ |
|
|
教育学院 |
心理发展与教育 |
2 |
36 |
√ |
|
|
|
教育学院 |
专业必修课(12学分) |
小学课程与教材研究 |
2 |
36 |
√ |
|
|
|
教育学院 |
必 修 |
小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|
2 |
36 |
|
√ |
|
|
教育学院 |
识字教学与汉字文化研究 |
2 |
36 |
√ |
|
|
|
教育学院 |
数学思想方法 |
2 |
36 |
√ |
|
|
|
教育学院 |
小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|
2 |
36 |
|
√ |
|
|
教育学院 |
小学教育研究前沿专题 |
2 |
36 |
|
√ |
|
|
教育学院 |
专业选修课 (6学分) |
专业理论知识类 |
古诗文阅读与欣赏 |
2 |
36 |
|
√ |
|
|
教育学院 |
选 修 选1门 |
儿童绘本阅读与赏析 |
2 |
36 |
√ |
|
|
|
教育学院 |
小学数学解题研究 |
2 |
36 |
√ |
|
|
|
教育学院 |
数学学习理论与方法 |
2 |
36 |
|
√ |
|
|
教育学院 |
教学专业技能类 |
教师口语 |
2 |
36 |
|
√ |
|
|
教育学院 |
选 修 选1门 |
写字 |
2 |
36 |
√ |
|
|
|
教育学院 |
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|
2 |
36 |
√ |
|
|
|
教育学院 |
互联网+与教学改革 |
2 |
36 |
|
√ |
|
|
教育学院 |
教育教学管理类 |
班级管理学 |
2 |
36 |
√ |
|
|
|
教育学院 |
选 修 选1门 |
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|
2 |
36 |
√ |
|
|
|
教育学院 |
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 |
2 |
36 |
|
√ |
|
|
教育学院 |
教育政策与法规 |
2 |
36 |
|
√ |
|
|
教育学院 |
教师专业发展专题 |
2 |
36 |
|
√ |
|
|
教育学院 |
实践教学(6学分) |
实践案例研究 |
2 |
4周 |
|
|
√ |
|
教育学院 |
必 修 |
教育观察反思 |
2 |
4周 |
|
|
√ |
|
教育学院 |
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|
2 |
4周 |
|
|
√ |
|
教育学院 |
五、教育实践
教育实践研究应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践,开展教学设计、教育调查、案例分析、班级与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。
1.实践案例研究:研究自身教学或管理实践,撰写10篇案例研究报告。
2.教育观察反思:进行课堂观察或教育活动观察,完成至少10个详细的教育观察报告,并附相应的完整观察视频。
3.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研究:针对本学科、本岗位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开展调查分析,形成专题调查报告。
六、培养方式
1.采取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。研究生入学后,采取双向选择方式,确定研究生的指导教师,每一个研究生由校内导师和校外(小学实践基地)导师来共同负责,合作完成指导研究生任务。
导师选定后,导师要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,于第一学期初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。在征求研究生意见后,将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三份分送教育学院、研究生学院和研究生本人。
2. 实行大学教师、实践基地教师、研究生个人三位一体工作坊和研究坊教与学方式进行。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,专业课教学以问题为导向,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,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。
4.授课采取寒暑假集中上课,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,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。
5.学生累计在校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。
6.课程学习结束后,根据“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”进行中期考核。
七、考核方式
1.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环节,均需按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,考核通过方可获得规定的学分。
2. 学位必修课以笔试考核为主,为考试课程,考试成绩在75分以上方可获得规定学分;选修课程可采用考试或考查两种方式进行考核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成绩均以百分计,由任课教师负责考核工作。
3. 在研究生所有课程学习结束后,进行中期考核。中期考核的内容、程序和要求按照“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”进行。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,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。
八、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
1.每位研究生应在第二学期期末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开题论证工作。由导师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,只有评审通过的研究生才能继续进行论文的调研与撰写工作。从提交合格的开题报告日期起到论文答辩,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。
2.学位论文选题应与小学教育专业领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,来源于小学教育、教学的实际问题。
3.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,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,如专题研究论文、调查研究报告、实验研究报告和案例研究报告等。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万字。
4.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,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。
5.研究生在毕业论文送审前,须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(署名应为第一位,如果署名第二位,第一位应为导师)。
6.修满规定学分,并通过论文答辩者,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,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,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。